法律知识

Mike
2020-05-09 11:03字数 4001阅读 2313评论 0喜欢 1
法律人生

亲告罪,是指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对于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占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身份犯是指对某些罪名的犯罪构成中的主体资格是必须具备某种身份的,比如贪污渎职罪只能是国家公务人员。

【正义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正义是人的发明还是人的发现?】

觉得正义是主观的,也就是强权即真理。

  • 经验论:生活中你会觉得某些事情不公平,那么就一定有和它相对的公平的那面,从而证明了正义是客观存在的。
  • 逻辑论:没有的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句话本身就是绝对的。所以是有绝对的对。
  • 类比论:就像没有人能画出完美的圆,但圆却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看不到绝对的正义,但它却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向它前进。它一直挑动着我们的心弦,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看见的不需要去相信,看不见的才需要去相信。

认识论来源于理性还是相信?因为我们相信存在正义。

【为什么要为坏人辩护?】

文革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公正的法律,说你是右派你就是右派。

法律是相对的正义,不仅是惩罚犯罪,而且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也包括了罪犯的权益。很多时候法律束缚了打击犯罪的手脚,比如追诉时效。没有法律,可能罪犯受到的惩罚更大,直接凌迟。

比犯罪更可拍的是不受约束的刑罚权。培根:一次犯罪不过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却污染了水源。

【敲诈勒索和正当维权的区别?】

要注意1.权力基础,2.行权方式。

捡到别人身份证要他3000块是否合理?吃出苍蝇要饭店300万是否合理?

私权而言,法律没有禁止的就是我们的权利;对于公权而言,法律没有授权的就是被禁止了。

法益作为入罪的基础,而伦理作为出罪的基础。

什么是公权?公权是批大家的权利,国家的权利。称为公权是因为制度设计上是人民符予其实施的权利。私权一般是指公民自己的权利,包含言论,财产、人身自由等。

根据主观意愿的不同,将犯罪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

根据积极还是消极,分为作为犯罪和不作为犯罪两种,不作为犯罪比如遗弃罪,故意杀人还可以以不作为的方式执行,比如母亲不给婴儿哺乳,导致其饿死。

根据危害结果的不同,分为结果犯和危险犯

  • 过失罪都是结果犯,比如交通肇事、过失致人死亡;
  • 危险犯分为抽象危险犯(又称行为犯)和具体危险犯
  • 行为犯比如危险驾驶罪,由立法者判断;
  • 具体危险犯是狭义的危险犯,是造成了现实的危险,由司法者判断,比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